學前教育「精緻化」 幼保生有哪些多元出路?
2015-11-30 08:22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/台北報導
「少子化是危機也是轉機!」弘光科大幼保系主任黃志雄說,家長因生得少,更願意投資在孩子身上,學前教育轉型「精緻化」,大學課程開始與文教親子產業連結,或做早療特教、月子居家服務,幼保系畢業不再只有到幼兒園工作。有些吹熄燈號的高職因此復招,進修部也逐漸回流。
少子化,幼兒產業恐成夕陽產業?樹德科大兒童與家庭服務系主任李淑惠認為,「少子化不是無子化」,因生得少,家長挹注更多,也衍生很多市場,走向精緻化,像親子積木餐廳。幼保系課程差異化,有特色才能做出口碑。李淑惠舉例,系上增設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課程,學生畢業後可到婦幼館、兒童美術館工作。
大學幼教系聚焦3至6歲的教學課程,黃志雄說,幼保系則向下延伸到0至2歲的嬰幼兒照顧,向上到6至12歲的課後照顧和才藝。嬰幼兒照顧包含社區保母系統、坐月子中心、托嬰中心;課後照顧是音樂、繪畫等才藝課,或國語文、數學等課輔。
黃志雄指出,系上跟校內文化事業發展系合開兒童文化產業學程,畢業後可走繪本或親子餐廳等文創產業。
正修科大幼保系主任辛宜津說,該系設立全國唯一家庭社工組,盼造福弱勢兒少家庭;順應很夯的月子到宅服務,系上也訓練學生成為「月嫂」,照顧產婦和新生兒。
辛宜津說,現在坊間很多積木產業或百貨公司親子館的員工,發現做出興趣想到幼兒園工作,因政府規定將來入園協同教學,要有幼保、幼教學歷,因此回流讀書,二技進修部還增班。